2016年8月12日星期五

良德街的珀御;與珀御一街之隔的南豐豐連

踏入下半年,除了市區罕有地有多個新盤將會陸續登場,新界區仍然是供應重鎮,當中,屯門更是主要戰場,共有多達7個項目連珠炮發。
新盤混戰,加上接連有地皮推出,供應只會愈來愈多,區內樓價似乎難以樂觀。不過,隨着多項大型基建相繼落成,如港珠澳大橋、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等,屯門勢必成為港深澳三地核心的交匯中樞,從而帶動區內物業需求與升值潛力。
現時一手市場中正蠢蠢欲動的新盤達47個,涉及22,307伙。觀乎整個供應分布,新界區仍然是主要來源,共有10,687伙;單是屯門,便已經有7個項目,包括會德豐地產(00020)位於掃管笏路88號、上週剛命名的NAPA;新地(00016)位於良德街的珀御;與珀御一街之隔的南豐豐連;香港興業(00480)的湖安街「隻隻」寓;建灝地產位於虎地的18逸品;英皇的冠發街項目,以及資本策略位於仁安街的項目。
7個項目合共涉及1,530個單位,雖然數量上可能不及荃灣西站一個項目,不過單位間隔甚多元化,例如NAPA提供的460伙,便包括60幢洋房及5座住宅大樓;珀御和「隻隻」寓則屬於單幢盤,後者的間隔更是同區對手之中最小,開放式單位佔項目的4成,面積由270平方呎起,1房戶則約380平方呎。
地皮源源不絕
其實,屯門近年成為政府一個住宅供應的重要來源,單是去年,便賣出了6幅住宅地,其中小秀一帶的分層住宅地皮,每方呎樓面地價大約4,008元至4,621元不等。早前截標的屯門青山公路大欖段地皮,由永泰地產以9.82億元購入,每方呎樓面地價3,343元,這已是集團近3年投得的第3幅屯門地皮。
此外,在最新一季的賣地表中,亦發現屯門地皮的蹤影,7幅地皮中佔了2幅。政府在公布新一季賣地表後,便隨即推出其中一幅第48區青山公路青山灣段住宅地,本週五(78日)正式招標,可建樓面達66.3萬平方呎,預計可建逾千個單位,最低估值約21.9億元,樓面地價約3,300元。而另一幅則是屯門第20區青霞里地皮,地皮面積0.5317公頃,預計可提供320伙。
打通縱橫脈絡
屯門區的住宅地皮雖然陸續有來,但仍受到發展商的青睞,最主要是受惠於基建的發展,交通網絡將會愈見完善,甚至有望成為港深澳三地核心的交匯中樞。為配合港珠澳大橋的發展,政府正在興建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海底隧道,來往天水圍、元朗至赤鱲角僅需20分鐘,其中南面料於2017年底通車,北面則將會於2018年年底左右通車。
港珠澳大橋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隧道兩項基建,將令大嶼山成為粵港澳的交匯點,駁通珠三角東西兩邊。向西邊走,可經港珠澳大橋通往澳門和珠海,而東面則可由赤鱲角至屯門隧道,再經深圳灣口岸抵達前海。
另外還有屯門西繞道,南面接駁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,北面接青田路,以全隧道方式興建,與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,成為南北道路連接新界西北至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、國際機場,以及北大嶼山。工程原定201112年動工,今年完工,可是至今仍遲遲未拍板,路政署亦未有公布完工日期及造價,故料難以配合大橋同步啟用。
除此之外,政府在《鐵路發展策略2014》亦提出,在現有西鐵屯門站興建多一段新的屯門南延線,全長約2.4公里,屯門南站會設於屯門碼頭,以及兆禧輕鐵站附近,初步預計將於2019年動工,預計可於2022年落成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